上月末,中期協相繼公布一季度全部期貨公司及市場數據,在市場整體表現偏弱背景下,期貨公司業績表現欠佳。上市公司方面,包括南華期貨、永安期貨在內均出現營收與凈利倒掛現象。同時,記者注意到,3月期貨公司經營情況出現明顯改善。一位業內專家表示,未來在宏觀利好提振下,期貨公司調整業務模式或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,將使行業利潤環比大幅增長。
據中期協公布數據,一季度,國內期貨公司實現營業收入、手續費收入、營業利潤、凈利潤分別為88.99億元、47.99億元、30.16億元和23.23億元,同比降幅分別為9.23%、30.49%、13.72%、12.41%,延續了上年末下降勢頭。
同期,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6.63億手,累計成交額為120.90萬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8.47%和下降6.00%。具體到3月,全國期貨交易市場成交量為7.25億手,成交額為49.90萬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9.20%和下降12.33%,環比分別增長33.94%和21.84%。
對此,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程小勇表示,今年3月市場波動較大,交易機會增多,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環比大幅增長。另外,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出現季節性增長,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基差貿易、含權貿易和場外期權等業務的積極性提升,期貨公司“保險+期貨”項目也持續發力。
另一邊,作為行業代表上市期貨公司業績表現同樣欠佳。上月中旬,南華期貨(股票代碼:603093.SH)公布其“2023 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”顯示,報告期內,其實現營業收入13.84億元,同比下降10.09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32.75萬元,同比增加121.74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5676.56萬元,同比增加86.26%。
對于業績變化原因,南華期貨表示,營業利潤增減變動幅度超過30%,主要系境外金融服務業務規模同比增長,使得相應收入增長所致。利潤總額、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、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、基本每股收益(元)、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等指標的增減變動幅度超過30%均系上述原因導致。
上月末,永安期貨(股票代碼:600927.SH)發布其2023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,其也出現營收與凈利倒掛情況。報告期內,永安期貨實現營業收入53.63億元,同比下降30.41%;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.08億元,同比增長539.29%。
記者注意到,盡管一季度期貨業仍承壓明顯,但分時段來看,期貨公司業績回升明顯,3月環比實現大幅增長,同比降幅明顯收窄。今年3月,全國150家期貨公司營業收入35.78億元,環比增長49.31%,同比下降12.38%;手續費收入19.25億元,環比增長26.65%,同比下降35.03%;營業利潤13.88億元,環比增長128.13%,同比下降16.85%;凈利潤11.03億元,環比增長143.69%,同比下降10.23%。
對此,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,3月期貨公司經營情況出現改善,除了1—2月處于春節假期這一季節性因素外,市場成交量、成交額同比也出現明顯回升,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沖風險需求較強,期貨期權市場套利與投資性交易活躍。
中國網財經注意到,一季度,南華期貨積極發揮相關多元化戰略布局優勢,促進期貨經紀業務、財富管理業務、風險管理業務和境外金融服務業務的協同發展,有效提升其抗風險能力。
永安期貨也表示,2023 年,其將更加堅定必勝信心、保持戰略定力、增強發展韌勁,深入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,推進產投研一體化,塑造核心競爭力,以“國之大者”的格局和視野,在中國式現代化“趕考”路上實現新作為、展現新擔當。
一位業內專家表示,未來,隨著市場成交回暖,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的積極性提高,期貨市場將出現增量資金;最后,部分期貨公司在宏觀利好提振下積極作為,調整業務模式或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,使得行業利潤環比大幅增長。
(燕山 鹿凱)